
再次启航

历史
2014 ~ 2018
在 2014 年末左右时候,曾经开发并部署过一次以 SSH 框架搭建的 JSP 个人网站,当时候申请了 .com 域名,服务器是利用职务之便薅的公司免费额度,为此还需要拍照备案,仪式感十足,但在网站完成部署之后就不了了之。
然后在 2018 年的时候,又再学习部署过一次 Hexo 博客,这次是部署在 GitHub Pages 上,但仅在发布过几次文章之后也再次束之高阁。
由于管理不善,用于构筑 Hexo 的源文件似乎是丢失了。
在此期间,.com 域名也由于费用问题,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没有再续费而放弃了,如今似乎已成了别人家的囊中之物,不过鉴于费用过高,即便是可以购买,也没打算去重新取得了,对于个人网站来说没有必要。
2025
在 2025 年的今天,再次启程建立起一个新的 Hexo 博客,希望能持续记录下今后的工作成果。
(由于 ChatGPT 的大聪明导致我浪费了一个上午时间去研究 Jekyll 的从入坑到放弃)
这次域名选用 .top,最大理由当然是在所有域名之中首年费用、续费费用最低。
技术细节
这次的个人博客搭建也是围绕简单速成低技术的原则进行。前期咨询了 IT 行业大佬 Mr. ChatGPT 提供专业意见,前文也提到过,由于被他误导,花费了大半天时间去研究 Jekyll。
关于 Jekyll
Jekyll 是 GitHub Pages 官方支持的另一套静态博客生成工具,与 Hexo 相比最大区别是 Jekyll 的网站生成是动态的,不需要通过命令来编译 Markdown 等资源再生成 HTML,只需要提交 Markdown 文件到目录中,就会自动进行编译并反映到网站上。(应该大概是这样)
遗憾的是 Jekyll 的主题相对较少,且大部分还是收费,难得找到一个不错的主题,但耐不住配置过于繁杂,调试半天都没有成功,遂放弃。
重回 Hexo
根据 ChatGPT 指引,类似 Hexo 的还有 Hugo,基于 Go 语言而拥有相当优秀的编译速度,但夜已深,不想再浪费时间踩坑,也并不追求编译速度,也就放弃了研究。
关于 Hexo 的使用方式,在 博客园文章 中已有大佬详细说明过,在此不再赘述。
吸取在丢失网站源文件上的前车之鉴,这次 Hexo 源文件提交到了 GitHub 的私有仓库中保存,编译部署则发布到 github.io 的公开仓库中。在 _config.yml 的 deploy 中指定 git 协议(SSH 协议?)的仓库路径,并在电脑系统中配置好默认的 SSH 私钥,就可以无痛一键完成上传部署了。
2025.2.12 教训:一定要检查好 git 的 user 配置,或者在 _config.yml 的 deploy 中配置好 name 和 email,否则在 hexo deploy 时会自动使用全局配置并上传到公开仓库,敏感信息泄露得体无完肤原地哭死。
域名
关于 CNAME 文件方面的私有域名绑定方法,在上面提到的 博客园文章 中已有描述。
这里主要介绍购买渠道,根据 ChatGPT 指引,选用了 猪肉包 Porkbun 这个供应商,优势大概这些:
- 价格最便宜,价格表直观清晰透明
- .top 等域名首年促销价格十分优惠
- 支持支付宝、ApplePay 等多种支付方式
- 免费提供隐私保护、SSL 证书、邮件转发等服务
- 海外供应商,不需要备案
- LOGO 猪猪很可爱
实际上使用下来感觉确实很方便,HTTPS 方面可能得益于 GitHub 的功能,并不需要特别配置就能开箱即用,DNS 指向 GitHub Pages 仓库方面也提供了傻瓜式一键完成的功能,相关配置自动批量添加,省时省心不用学习。
域名邮箱
在免费的自定义域名邮箱方面,使用了微软账号提供的免费 Outlook 邮箱,绑定自定义域名的邮箱作为别名(例如 contact@wavky.top),再配合 Porkbun 免费提供的邮件转发服务,不需要额外配置 DNS 就可以实现简单的邮件收发功能(不过这种方式不适用于全域名自动适配)。
以前做这个功能的时候我记得使用的是企鹅邮箱,这次就脱离企鹅了吧,说实话用企鹅感觉有点土里土气的。
- Title: 再次启航
- Author: Wavky
- Created at : 2025-02-09 23:56:25
- Updated at : 2025-03-17 00:33:11
- Link: https://wavky.top//reopen/
- License: All Rights Reserved © Wavky